『设计+想』“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 调研成果 | 行浙东唐诗之路,观赤土山村之人
2021-12-22 14:27:18
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塔后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
诗路文化带建设回归养生本源,为现实服务。天台诗路文化带建设以打造康养旅游胜地为目标,挖掘健康养生资源,发展大健康产业,振兴乡村。而塔后村便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新样本。调研团队观山、村、人三者关系,叙塔后村与乡民间的故事。从塔后村历史出发,发掘悠久的塔后村的乡村文明;以塔后村现今发展切入,畅谈塔后村的中草药文化、乡村文化;在现在史的维度下,演绎未来乡村的故事。
团队成员
郑弘颖 项依慧
汤雨彤 王欣 盛周炜 曾子宁
带队老师
罗小安 雷姝
01
背景调研
山、村、人问题挖掘
基于对塔后村的历史调研,在走访塔后村各个地方点时,我们发现塔后村存在三个问题:其一,当地人认为乡村文化与自身联系不深,故对村历史了解不深;其二,外来人因难寻塔后村的发展过程,无法深入了解塔后村;其三,塔后村主打“康养”产业,吸引部分中老年人,而对年轻人的吸引较弱,难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发掘塔后村的潜在价值,提炼几个塔后村具有代表性的故事,重新赋予塔后村全新的“山·村·人”的故事概念。
02
山、村、人概念转化
山的概念转化
塔后村内的“山”名为赤城山,赤城山为独立山体,而根据天台山的延绵不断的特性,延伸设计出“环绕、连绵、接壤”的辅助图形。在赤城山半包围的山脚下,存在“塔后村”这一桃源。
村的概念转化
“村”则采用塔后村民宿的建筑外观造型,平仄起伏规律。从折合的形象延伸出“人家”这一个体,再到象征塔后村邻里间和睦相处的关系,最后变换出“重叠、错落”两种图形关系。
人的概念转化
而“人”则用一竖来代表,从塔后村无联系性的四个自然村代表“簇拥”这一概念,再到四个自然村“成群”组成一个有机体群落。而“散点”则象征塔后村留于村内的老人和在外创业打工的青年。“宗教”则代表塔后村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概念。
03
色彩运用
紫荆紫象征着永恒的“塔后精神”,一种坚韧不拔、敢于挑战的精神,它也被塔后村民寄予“大家的塔后”“未来乡村”厚望。康养绿代表塔后村发展繁荣的中草药产业,中草药因地制宜生长于塔后村这一片赤土之上,生生不息、欣欣向荣。赤土红象征着赤城山土壤之赤色,即塔后独有的丹霞地貌。同时红色也表现着塔后乡民热情好客、活力四射的品质。而石斛黄则象征着塔后村安逸、宁静的乡村生活。如黄色给予人温暖之意一样,黄色代表着塔后村村民间的温情,它于乡村、外乡人都是一种浪漫情怀的温存。荷花粉代表着塔后村对未来的期望,即打造年轻人的塔后村、让塔后线上线下共存。它是未来塔后活力的象征,是一种即将萌生、迸发、涌现出来的激情。
04
故事提取与转化
团队以山、村、人三个篇幅演绎塔后村故事,以人为故事线索进行串联,以山和村的故事展开,以地域位置为串联。通过对于当地人的访谈和问卷,将收集到的故事进行了分类和整理,选取赤城山梁妃、铁皮石斛、天台海艾、百岁老人、塔后民宿五个故事,并结合年轻人当下热点,作为此次设计核心。
皇天后土梁妃塔
“在我们塔后村的赤土之上,有一座平地而起的山峰,在山峰之巅,矗立着一座梁妃塔。塔直冲云霄,沐浴在我们塔后的朝霞之下。”
南朝梁妃形象设计
赤城梁妃:位于赤城山山顶的梁妃塔始建于梁大同四年(538),系南朝梁岳阳王萧察为妃子曹氏所建。在结合各类描述南朝梁妃的史料后,团队聚焦南朝女子服饰,描摹梁妃的模样,将世人所传“梁妃貌美如花”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铁皮石斛培育之路
“在驯化石斛的道路上,真的很艰难,我们都是一步步克服,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攻破每个难关。”
天台铁皮石斛形象设计
铁皮石斛:铁皮石斛产业是塔后村中草药种植的一大产业,它对塔后村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这依托于塔后乡贤陈立钻对野生石斛进行引种驯化。团队以天台铁皮石斛为原型,借助纯粹的线条与色块,将铁皮石斛符号化、视觉化。
艾草结缘
“艾草来到塔后村大概两三年吧,最初是为想与塔后“康养”概念相契合,而后也是喜爱这儿的环境才安定下来。”
塔后海艾形象设计
天台海艾:海艾是古老的四大艾草之一。公元342年,古代四大女名医东晋灸学家鲍姑发现海艾。宋代苏颂《图经本草》记载:“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最佳。”清宋定业《四明山志序》:“四明山初总属于天台。”可知,海艾自古便广泛分布于天台山脉一带。团队同样以艾草为创作主体,描摹其自然生长的状态。
世界和平 百岁老人
“我从小到大心态都很乐观,每天乐呵呵的,这可能就是我能活这么久的原因吧。”
百岁老人陈小康形象设计
百岁老人:塔后村以“康养”为村品牌,百岁老人是塔后村“健康”“长寿”的象征。此次团队选取百岁老人陈小康为代表,图形化其形象。
人间百味讲述家 塔后民宿
“做民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认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阅历的客人。”
民宿老板陈晓红形象设计
塔后民宿:民宿业是塔后村的亮点产业与朝阳产业。2011年,“美丽乡村”建设在塔后正式开工。2014年,塔后村实施新农村规划,村民借农房改造、土地建设,搭乘政策之风,家家户户开始开民宿。2015年,塔后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起精品民宿,如今,塔后已成了近闻名的民宿村。团队以塔后村雅旺民宿老板陈晓红为民宿行业的代表,运用多种设计图形与手法表现其热情待客、善于倾听的性格特征。
形象总览
05
感想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村长所说的“希望年轻人能够回来”。令人心酸而又动容。年轻人拼命挤入城市,乡村人才缺乏,后继无人。无数的文化瑰宝在此间陨落。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这些村落做些什么,成为了我所思考的问题。
—— 17视传 郑弘颖
在深入调研塔后村后,才真正意识到“乡村振兴”“乡贤回归”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落到实处、落到乡村的方方面面。在看到村书记陈孝形先生、民俗协会会长陈文斌先生等多位有识之士不求回报地为塔后村的发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时,我不禁肃然起敬。乡贤作为参与乡村治理的嵌入力量,基于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为农村扶贫和农业振兴做出巨大贡献。
—— 18设计学 项依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通过这次实践调研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塔后村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走向新农村,让每个村民都慢慢富裕起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让我觉得很感动也很自豪。
—— 19会展 王欣
村子没有想象中的落后和不方便,反而很休闲宁静。对新闻里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具象的概念。看到村里人对村子的发展各尽其力,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特有的纯朴乡村精神,也由此激发了自己一些新的思考和想法。
—— 19会展 盛周炜
在塔后村的社会实践中,我觉得更多是了解到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作为新青年的我们,不应该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社会实践的磨练以及实践中团队成员互相帮助,都让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长。
—— 19会展 曾子宁
我们不该只有城市的霓虹,也应该有乡村的月光。短短一周的塔后行,让我更加坚定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信念,与村民的交流引发思考。百岁爷爷与晓红姐质朴的笑容以及村民的情绪与默契,更会在往后的日日夜夜温暖我的心田。
—— 19会展 汤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