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论』何晓静:陆游居所的整体园林环境营造
2021-12-22 14:19:33
说到园林,你会想起什么?
绿树掩映、小桥流水?
它仿佛有魔力一般,
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
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修建着
各种形态的园林
有温婉如苏州园林
有富丽如凡尔赛宫花园
为什么是园林?
白居易说:“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我们总是一边向往静谧,一边害怕寂寞,一面渴望都市的喧嚣,一面寻找独处的自在。
园林,就像一个折中的答案,它置身滚滚红尘,却以其独特的营造,为你隔开喧嚣纷扰。仿佛千百年来人们“隐居”思想与“入世”现实的妥协,为疲惫的一天的人,构筑起一方心灵休憩的港湾。
园林
寄寓着人类诗意中栖居的理想
与崇尚自然的生活境界
庆元四年(1198),陆游在《小园新晴》中写到,“园林只在小窗前”,诗以园为标题,抒发了“物华心赏元无尽,剩住人间作地仙”的生活感悟。
园林作为诗人借物抒情的对象,成为沟通诗人抒情世界与现实的桥梁,也透视出他们的人生追求和生活哲理。
他说:放翁小筑湖西偏,虚窗曲槛无炎天。
他说:一曲清溪带浅山,幽居终日卧林间。
他说:小院回廊夕照明,放翁宴坐一筇横。
三山别业复原图
这些诗歌的主角,就是三山别业,一个由这位我们熟悉的诗人营建并生活其中的园林。
正是借助这些陆游留下的诗歌,我们得以还原三山别业完整形象,以及他的所思所感。
何晓静老师的研究,来自日前刚出版的《游于园:园林的艺术世界》一书中《园林只在小窗前:陆游园林观念研究》一文。这里,我们摘录了其中一部分内容,一起在她严谨的考证与细腻、悠闲的文字中,欣赏陆游与他的园林吧。
引言
陆游园林营造的过程中,对园林与居所之间关系的处理,对择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对居住空间园林环境的调整,以及对独立的思索之境的营造等,都直接体现了其园林观念。在陆游所处的时代,园林之于普通文人的意义,更像是满足生活起居的日常需求之物。陆游在临安的居所只有两间,被其戏称“烟艇”。幼时居所为其祖宅,成年之后便少有居住,其间的园林营造也可忽略不计,他在晚年营造了石帆别业,也是记载寥寥。陆游的园林生活主要在三山别业展开,他在其间生活了四十多年,为别业书写了不计其数的诗词,这些诗词就足以建构起一个园林的完整形象。
有关三山别业的研究,目前做得最详尽的是邹志方的《陆游研究》中的“三山别业”章节。三山别业在乾道乙酉(1165)开始营建,在乾道丙戌(1166)年入住。陆游在这里生活了四十余年,在《春尽遣怀》等多篇诗词中都有写到。三山别业有十几间房,陆游经常抱怨因人口多而居所不够用,主人老少十余口,加上佣仆,确实不甚宽敞。陆游自己的书房也经常是仅容“一几”或“四人”等情况,几个儿子各自的书房也非常狭小。因此,三山别业作为主要生活起居的场所,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一个园林,但他在宅院东、西、南、北隙地间的造园和营园行为显得特别珍贵且有意趣。
陆游的园林营造
邹志方考察了陆游的《剑南诗稿》,将诗词中的园林描绘进行了提取,分别讨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园圃,另外,单独论及了溪池、小井、泉眼、假山、盆景、亭台、植物等,但邹氏单独论及的园林构筑与四个位置的园圃之间并没有建立联系。事实上,园林只有兼具水、石、植物构造才能呈现整体有机的关系,才能可靠地描述出园林作为空间的感受和审美价值。
别业中的小园围绕着建筑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布置,分别是东园(小园、山园)、南圃(南园)、西圃(药圃、药园)、北圃(北园)。东园和南圃都是具有纯粹审美价值的园林,而西圃和北圃则主要讲究其实用功能,种药和种菜。另外,在靠近东山的一处地有茅屋三间作老学庵,围绕老学庵有丰富的园林营造。
东园作为别业里面积最大和最重要的园林,在陆游多首诗赋中被提及,在诗文中也称小园、山园。诗作《小园》有:“新作小溪园……樵路接东村。”《开东园路,北至山脚》:“清沟东畔剪蓁菅,曾设柴门尽日关。远引寒泉成碧沼,稍通密竹露青山……更上横冈吾所爱,小儿试觅屋三间。”交代了开垦东园的前后,陆游寻访了周边的环境,并将园路连接“青山”“东村”。
如《予所居三山,在镜湖上,近取舍东地一亩,种花数十株,强名小园》标题所示,东园大约有一亩。其中有桑园:“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予所居三山,在镜湖上,近取舍东地一亩,种花数十株,强名小园》)有菊畦:“屋东菊畦蔓草荒,瘦枝出草三尺长。”(《山园草间菊数枝开》)有修竹古蔓:“瘦篁穿石窍,古蔓络松身。熟摘岩边果,干收涧底薪。”(《山园书触目》)有动态流动的水,如溪、涧、沟、泉。还有静态平整的池沼——东篱中有陆游埋了五个瓮积水而成的池沼:“小园草木手栽培,袤丈清池数尺台。”“埋瓮东阶下,滟滟一石水。”有花木,如桑、菊、竹、松、蓁菅(丛生的茅草)等。
宁宗开禧三年(1207),陆游在东园又辟出“东篱”小圃,并建有茅舍。《东篱》:“新营茅舍轩窗静,旋煮山蔬匕箸香。”陆游还专门作《东篱记》,记录开筑篱之因果前后,交代了东篱的详细面积,园内构筑,以及自己在园中的生活状态:
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埋五石瓮,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又杂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臭,撷其颖以玩。朝而灌,暮而锄。凡一甲坼,一敷荣,童子皆来报惟谨。放翁于是考《本草》以见其性质,探《离骚》以得其族类,本之《诗》《尔雅》及毛氏、郭氏之传,以观其比兴,穷其训诂。又下而博取汉魏晋唐以来,一篇一咏无遗者,反复研究古今体制之变革,间亦吟讽为长谣短章、楚调唐律,酬答风月烟雨之态度,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
东篱应是紧贴屋宇,在东园的西部,面积“南北七十五尺,东西十有八尺而赢”。根据换算,宋 1 尺约等于 0.31 米,可知东篱的南北约长 23.2 米,东西约 4 米。在这个约 80 平方米的东篱,放翁插上竹子为篱笆,由此称其东篱。小小的八十方内又埋入五个石瓮,蓄水为池,池上种千叶白芙蕖,也即重瓣的白荷花。园内还有若干树木、花草。自从开辟了东篱,陆游便日日徜徉其间,据他自己《东篱杂题》所称:“自作东篱后,经旬不过邻。”和他经常往来的邻里们都因此被冷落。
东园除了有一小块东篱之地外,其余的部分与东山连为一片。园内还有其他亭台。有水亭,在东园剡曲傍:“水亭不受俗尘侵,葛帐筠床弄素琴。”有台,如《春日登小台西望》诗标题所写,《小园》诗也写到小台,“小园草木手栽培,袤丈清池数尺台”。东园埋瓮成池的地方,有叠石为山者,也有肤寸立石,可生云雨之立石造景。如“叠石作小山,埋瓮成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以及“犹稀绿萍点,已映小鱼群。傍有一拳石,又生肤寸云” 二句诗词所描绘的景象,东园又是别业中最具有文人园特征的小园,园内尽种竹、菊这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
南园,又称南圃。景观以自然胜,远处的南山景以及镜湖的湖景。南园内以及周围有大片的梅和作物胡麻。关于南山的景观,《雨晴,风日绝佳徙倚门外》称:“贪看南山云百变,舍西溪上立多时。”《衡门》称:“疏沟分北涧,剪木见南山。”南山作为园景的一部分,体现了造园中对于借景的应用,山景虽不在园内,但园中的构筑设置都是为了满足观景的需求,如将花木刻意修剪,如拓辟可立足之地以便停留。
关于南园的湖景,《饮牛歌》称:“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北渚》中:“北渚露浓萍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前一首的门,所指即为南门,南门外有溪水穿流,南塘种有藕花可赏。南园还有重要的梅花和胡麻景致。《闲居初冬作》:“东窗换纸明初日,南圃移花及小春。”《南园观梅》:“小岭清陂寂寞中,绿樽岁晚与君同。”《村舍杂书》:“舍南种胡麻,三日幸不雨。”梅花在南宋文人园林中的地位不消多说,陆游好友范成大的《梅谱》将梅花的品格与君子相比,陆游有关梅花的描述不仅是在表达赏景的心情,更多的是在抒发有如“绿樽岁晚与君同”的文人间相惜相爱的情怀。
西圃,又称药圃或药园,以种药材为主。从《连日治圃至山亭》诗题看,药圃在舍西,诗曰:“门开度略彴,路尽上坡陀。”药圃在舍西西山东麓和南麓。三山别业的门原是开着西面,后来才移到南面。诗文《药圃》写道:“幸兹身少闲,治地开药圃。”《行年》有:“墨沼龟鱼乐,药园芝术香。”《村舍杂书》又有:“逢人乞药栽,郁郁遂满园。”可知,对于陆游来说,园林的悠闲之乐,除了“墨沼龟鱼” 之外,少不了“药圃芝香”。西园的水有百步塘和溪。“贪看南山云百变,舍西溪上立多时。”“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
北圃,又称北园,蔬圃、草堂、泉石、植物俱全。《自述》有:“二亩新蔬圃,三间旧草堂。”《村舍杂书》有:“舍北作蔬圃,敢辞灌溉劳?轮囷瓜瓠熟,珍爱敌豚羔。”《雨过,行视舍北菜圃因望北村之久》的:“蔬畦蹑屐惬幽情,检校园丁日有程。”说明了北园的菜圃性质,规模不小,还有三间草堂位于其间,并能借北村之景。《蔬圃》称:“蔬圃依山脚,渔扉并水涯。”可知,蔬圃紧邻山脚,以水为涯。北圃的水源也必然丰富,如有“北渚露浓萍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被称为“渚”之水,意味水中之陆地,水兼有平缓深远之意境。
(以上节选自杨振宇、何晓静主编:《游于园:园林的艺术世界》,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